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
1.郑和下西洋
(1)背景:15世纪初,明朝经济逐步繁荣,国力雄厚,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。
(2)目的: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,“示中国富强”,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。
说明: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、最先进的海船。
(3)概况
①时间:1405-1433年
②所载物品:丝绸、瓷器、茶叶、漆器等各类物品和大量金银货币。
③到达地点: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,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。
(4)意义
①郑和的远航,时间之长,规模之大,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。
②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。
③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,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。
(5)郑和下西洋能够成功的原因
①客观条件: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是郑和远航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。郑和船队装备先进,
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,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。
②主观原因: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,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。船队中其他成员的群策群力、通力合作等。
2.戚继光抗倭
(1)背景:①元末明初,“倭寇”经常骚扰东南沿海地区。②明朝中期,国力减弱,海防松懈,倭寇与中国海盗,奸商等相互勾结,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颜。③明王朝派或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。
①戚家军:为彻底击退倭寇,威继光大力整顿军队,并招募农民和矿工,进行严格训练,操练新阵法。他统领的军队,由于训练有素,纪律严明,能征善战,被人们誉为“戚家军”。
②1561年,倭寇侵犯浙江,戚继光率领“戚家军”在台州九战九捷,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。
③戚继光又率军进人福建、广东地区,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消灭了两地的倭寇,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。
(3)评价: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,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。
3.葡萄牙攫(同决音)取在澳门的居住权
从16世纪开始,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,进行侵略活动,1553年,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