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走近老师
1.了解教师职业
(1)教师的作用
①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。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,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。
②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,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。
(2)教师的使命
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,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。
(3)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
时代在发展,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,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、
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。
2.风格不同的老师
(1)老师为什么呈现出不同风格?
由于年龄、学识、阅历、性格、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,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,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。
(2)接纳和尊重老师的不同
①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,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,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。
②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。尊重老师的“不同”,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,更深入地了解老师。
(3)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如何做?
承认老师的差别:因个人喜好而喜欢某位老师很正常,但是,承认并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,才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老师。
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:从多角度了解老师的职业和生活,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,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。
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:尝试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初衷和用意,更好地理解老师。
主动和老师交往:试着主动和老师交往,从一个微笑、一句问候开始,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亲近感,拉近师生间的距离。
二、师生交往
1.教学相长
(1)教学相长的含义
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、相互促进、共同成长的过程:一方面,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。另一方面,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,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“教”。
(2)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?
①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,主动参与、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。
②真诚、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,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,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。
③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、学习成果,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。
④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,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。
对待老师的表扬: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、鼓励和期待,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。
对待老师的批评: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、提醒和劝诫,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,改进不足。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,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。
2.亦师亦友
(1)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?
学生乐于学习,老师寓教于乐,师生彼此尊重、相互关心、携手共进,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。
(2)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要求
①彼此尊重,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。
师生彼此尊重,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、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等。
尊重老师,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是我们作为“晚辈”的基本道德修养,它不仅体现了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,而且表现在我们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。
②在平等相待、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,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。
→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,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。
→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,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、理解老师。
(3)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?
①反思、分析原因: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,如何改变。如果是老师的原因,要思考怎样与老师沟通。
②宽容、理解:相信老师的善意,愿意理解老师,做到有理恰当表达,无理主动认错。
③坦诚相待:主动找老师交换意见,清晰、冷静、坦诚地说出自己的观点,有理有据;选择恰当的时间、地点和场合;选择老师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,如悄悄说、写个纸条等。
④求同存异:师生间的矛盾多因沟通方式不当引发。要找出共同点,保留不同意见,尊重、关心老师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