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
一、质量
1、质量:(1)定义: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。用字母m表示。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(kg),1t=1000_kg 1kg=1000g=1000000mg .一个中学生的质量50kg。
(2)实验中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。各种秤也是测质量的工具。
2、天平:天平是测的质量的工具,天平的使用的方法如下:
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,之后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,调节平衡螺母,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,表示天平已调平衡。若指针左偏,左右两个平衡螺母都向右调。平衡后才能称量质量。称质量时,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,砝码加在右盘,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后加质量小的,最后加游码,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;读数时物体的质量=砝码质量+游码读数质量。
3、使用天平称质量时应注意:不能用手拿砝码,应用镊子加减砝码,不能把化学
药品或液体等直接放在砝码盘里称质量,要用烧杯等装起来称量。加砝码时要轻拿轻放。
4、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,它不随位置、状态、温度、形状而改变。
1kg的冰化成水后质量为1kg,2kg的面拿到月球上质量为2kg,一铁丝把它弯成铁环质量不变。
5、天平秤质量时,若物码放反了,则物体的质量=砝码质量一游码示数。(请注意此问题!)
二、密度
1、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: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,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。
2、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,物质不同,其比值一般不同,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特性,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。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。
密度的公式:p=m/V
p 密度 千克每立方米(kg/m3)m 质量 千克(kg)V 体积 立方米(m³)
密度的常用单位g/cm³,1g/cm³=1.0×10³kg/m²。水的密度为1.0×10³kg/m³读作1.0×10³千克每立方米,它表示物理意义是: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.0×10³千克。
3、密度的应用:鉴别物质:p=m/V。
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:V=m/p。
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:m=pV。
三、测量物质的密度
1、量筒的使用:液体物质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出。量筒(量杯)的使用方法:
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1L=1dm³ 1mL=1cm³
②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(量程)和分度值(最小刻度)。
③读数时,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相平(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)。
2、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: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,通过p=m/V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。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,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。
四、密度与社会生活
1、鉴别物质:方法是求出物质的密度P,再查密度表,与那种物质的密度相同就是那种物质。
2、间接求物质的质量:如求天安门纪念碑的质量,先量出长宽高,求出体积,查出密度,用公式M=PV求出质量。
3、间接求体积:质量方便测而体积不便测时,用V=M/P求得
4、配需要物质的密度:用平均密度P=(M1+M2)/(v1+v2)
5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密度、质量、体积的变化。
6、同种物质意味着密度相同;谈到样品意味着密度相同;谈到先制一个模型意味着体积相同;谈到给飞机减轻重量意味着飞机的体积不变。质量变小。
7、一定质量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后,密度变小。密度小的上升(在上面)。
8、水在4℃有反常膨胀现象,即在这个温度下水的密度最大;密度大的总在下层,所以较深的湖底水温4℃而不会结冰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