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标是什么?是梦想、是希望、是动力、是成功的标尺。有一些研究表明,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,如果学习者学习目标明确比没有目标可以节省60%的时间。
我们周围有不少同学,把学习当作一种被动的“差事”。每天该上课时上课,该做作业做作业,老师让背多少单词就背多少,让写几道题就写几道题。这种看似听话的好学生,学习成绩一般也不错,但是却很难有进一步的提高,也很难达到优异的程度。还有部分同学,学习完全失去自觉性,常常产生厌学情绪,把每一天的学习都变成一种负担。这些都是学习上缺乏目标的表现。
真正在学习上表现得特别出色的学生,一般情况下,他们都为自己设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,并在目标的指引下努力学习,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
理想就是如此神奇的一个东西,你必须相信它,把它放在心里,然后,为了它而努力,持之以恒,永不放弃。这样一天、两天、三天,一个月、两个月、三个月.....一直坚持下去,这个理想自然能够实现。
那么,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地制订自己的学习目标呢?同学们可以参考以下两种做法:
方法一:自我比较法。比如,自己以往的数学成绩都是70分,希望通过努力,这个学期期末考试能拿到90分的成绩;自己以往在班里排30名,这学期的目标是把名次提前到第20名。这些都是用自我比较的方法来设定目标。通过跟自己的以往比较,能明显发现自己的进步,就能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。
同学们要注意,设定自我比较的目标,要有一定的梯级。希望期末成绩从原来的70分提高到90分,这个目标可以分成几步来实现:第一次单元考提高到75分以上,期中考试提高到80分以上。这样,把长期的大目标分解成中期和短期的小目标,把目标变成一把攀登的梯子,我们才可以沿着楼梯一步一步攀登。
方法二:他人参照法。所谓他人参照法,就是在学习上为自己找一个竞争对手,作为自己的“追”“赶”“超”目标。俗话说:下棋找高手。有了一个势均力敌的“对手”,自己也能在竞争的激励下,不断取得新的进步。
学习目标要适当,不能定得太高或太低。目标太高了,最终无法实现,容易丧失信心,使计划成为一纸空文;目标太低了,无需努力就能达到,不利于进步。同学们要仔细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,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制定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。
每当新学期开始,给自己订立学习目标是个很好的举措,因为学习上如果没有目标,就如航海时没有灯塔,很容易迷失了方向。朝着目标努力、奋斗,再艰巨的任务,再坎坷的道路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。
|